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宜老建筑规划设计重点与适应性

赵鹏 孙鸿新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7-07-28

当下,“银发族养老”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这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此同时,我国宜老建筑资源缺乏,宜老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滞后等问题也非常突出。社会需求与现实状况的巨大差距,让我们看到了宜老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老年人大多不愿去养老院,究其原因,一方面,旧有的养老建筑一般采用封闭管理模式,身在其中的老年人几乎失去与外界互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设计及资源配置上,居住空间的比例高,而体现老年人心理特点的空间比例小,并且缺乏细节设计。这种只具有居住、看护功能的养老建筑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诉求,也不会使他们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
      因此新建宜老建筑应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研究老年人心理特征,并以此为设计依据,大到规划布局、小到节点细部,尽可能体现老年人的心理要求。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对宜老建筑设计的影响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一理论主要阐释了人类的 5 个层次的需要。

生理需要: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其他各种需求的基础。
      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出现一组新的我们可称之为安全的需要。
      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包括归属、结社、为他人接受、接纳友谊等需要,有社交的欲望,离群独居会感到痛苦,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保持友谊与忠诚,希望得到信任和互爱。
      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自尊的需要,即自重、自信、自主、成就、具有能力和知识的需要;还包括声望的需要,即地位、赞颂、赏识、受人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不断自我发展、发挥创造性的需要,这是人的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面。
      从马斯洛的理论可以发现,5 个层次的需要,只有最基础的需要是生理层面上的,而剩余 4 个层面的需要都是心理层面的。可见,心理诉求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比较复杂,在不断衰老的过程中,生理、情绪、智力均发生着变化,心理特征也随之变化,具有动态性。心理学家将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大致归结为 5 个方面——

健康忧虑感: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随着体力、精力的衰退,经常考虑到健康问题,对自身的健康感到忧虑;二是怕疾病缠身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且遭受“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冷遇。因此老人迫切需要机构、家人、社会提供这种保障。
      年少回归感:老人永远都喜欢和孩子在一起,这是因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社会交往范围变窄,社会地位降低,其内心羡慕儿时的伶俐活泼与生机活力。和年轻人在一起,参加活动、谈话,可以使他们感染到活力。
      旧时眷恋感:是指在时代与境遇的变迁中,对昔日所熟识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闲暇习惯和空间形态极为留恋。旧时熟悉的老房子、老街道、老歌曲、老照片,都可以使老年人感到温暖。

社会共生性:是指老人与社会保持同步发展的愿望,首先表现为延缓思维衰退、防止知识老化和汲取心智滋养的自保感,老年教育可使老人学到许多东西、增强生活能力。
      思维消极性:是指老年人自我心理承受与调节机制、认识能力下降,对生活焦虑加深,情绪低落,思维方式恶化。
      * 宜老建筑对老年人心理特征的适应性
      根据马氏理论和老年心理特征可以发现,老年人对健康安全有特别要求,对新兴事物存在浓厚兴趣,而区别于中、青年人的特征是对旧有事物的眷恋及年轻时代的向往,因此,在宜老建筑中,要尽可能地将这些特点及需求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老人的生理需求是有安身立命的空间,即老有所养,这是最为基础的需求,现有的养老建筑大多可以满足这一点。
      对于安全需求,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老年人对健康问题、医疗救治的便捷和快速以及周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的要求,老年人身体各个机能的下降所导致的消极思维,也需要通过高水平的医疗及康复手段来缓解。当今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安全问题作为其养老需求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在社会需求方面,老年人需要与社会保持联通,避免产生消极思想。老年人大多为退休人群,自身本就会产生失落感,加之在养老院封闭的管理环境下,与外界失去沟通的机会,极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有助于老年人建立起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马氏理论的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对老年人来说表现为对发挥余热、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怀旧心理是老年人的特有心理特征,在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建筑细节、空间布置,为老人提供熟悉的生活环境,避免让他们产生生疏感。
      总结起来,如果将马氏理论移植到老年人总体需求及心理学特征上,老年人整体生活需求可以归纳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念、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变化对宜老建筑设计的影响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及行为能力的衰退,心理层面上的要求及关注度也会发生变化。其行为能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健康活跃期、能力下降期、照顾关怀期。这三个阶段的老人,其心理需求也各有侧重。

* 健康活跃期
老年人完全能够自理,对上面提到的诸多心理诉求的要求普遍较高,而且要求有自主性的生活,对居住的环境及住房的要求高。他们的心理是积极向上的,不易产生消极思想,这时的老年人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社会参与、社会尊重及自我实现上,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上,而对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则表现一般。

针对这个阶段的老人,在建筑设计中应保证住房的多样性及面积的相对宽裕性,为老人提供充足的活动、学习、交流及锻炼空间。在室外设置充足的活动场地,便于老人散步,聊天;可以设置室外种植园,满足老人乡间劳作之乐;举办老年大学,让老人跟上时代的步伐;定期举办展览,让老人充满成就感。在规划上,可布置幼儿园,或定期开展老人去小学讲故事等互动活动,让老人保持年轻热情的心态。在生活模式上可以采用候鸟模式,让老人在不同地点生活,定期旅游,开展各类文体比赛及展示,提高生活质量。

* 能力下降期

随着年龄增大及行为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开始更多地关注健康及医疗救治问题,对自身的急慢性病产生忧虑,容易产生与原先健康生活相比较的落差,在生活上开始尝试被照顾。这一时期,老人的生理及安全需求加大,对房间舒适性、紧急应对能力、安全救治便捷的要求提高,对居室的面积、房型等要求反而降低,开始关注旧有事物。针对这一阶段的老人,在设计中可以加入怀旧室等能唤起旧时回忆的要素,加入康复训练功能,同时兼顾娱乐、学习、旅游等功能。
      * 照顾关怀期
      老年人失去行为能力或在病中未痊愈期间,关心的主要是赡养及照料问题,这时提供专业便捷且周到的护理照料将最大限度地使老人安心。
      除此之外,由于老人的行动范围进一步减小,往往是护理居室及走廊等室内空间,因此在设计上应注重色彩及照明环境,避免出现眩光及色彩混乱现象;设置怀旧室能唤醒回忆,减缓认知障碍的发展;在走廊及室内需要设计更多的交流空间;护理人员照料范围减小,护理针对性加强,为保证专业性,通常与当地大型医院合作,提供高水平护理。
      这一阶段的老人心理波动大,思维消极,应保证他们与外面世界的联通,如读报、听新闻等。在设计上,尽可能设置一些轮椅能够到达的同层的半室外空间,如露台、阳台等。
      在总体规划设计方面,可以根据三个阶段的特点,分别布置建筑,这样便于护理的统一性,并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合理布置公共设施,达到资源共享。
      一般情况下,健康活跃期的老人与能力下降期的老人可以共享学习、娱乐及康复设施;而照料关怀期老人与能力下降期老人可以共享治疗及康复设施。这样就形成了各功能既独立又关联的有机整体。
      结语
      宜老建筑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上不能依靠设计师或开发人员片面的推测或武断的定夺,应该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研究老年人的行为及心理特点,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并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用“心”设计,这样才能为
老年人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宜老建筑。


来源于本刊2017年6期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