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梭形”与“S形”的呼应——深圳大学学府医院设计特色

贾敬龙 王岗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6-08-10

深圳大学学府医院位于深圳大学城东侧与南方科技大学之间,规划用地面积 89828.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35000平方米,规划床位一期 800 张、二期 500 张,主要功能由门诊医技区、一二期病房区、科研办公教学区、探视广场区、后勤保障区及院内生活区组成。因地势呈不规则多边形,所以建筑功能与流线设计成为设计重点与难点。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中通过“梭形”医院街与“S”架空廊架之间的呼应形成了主医疗区的“绿肺”,成为该项目的特色之一。

模块化门诊医技区

位于院区中的门诊医技区由急救急诊、儿科、妇产科、内外科,病理、化验、血库、影像中心、洁净中心手术室、ICU、洁净中心配药、中心消毒供应室等科室组成。门诊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中间南北向的“梭形”医院街为界,区分大厅门诊医技区,并且紧邻一级候诊区,避免穿越科室。该区域的西侧三大“模块”长度呈现由南向北递增,使建筑更具层次化和空间美感,与 S 形的曲线美相呼应。此外,门诊预留了部分诊室,可灵活满足未来重点学科的发展需求。“梭形”医院街的设计除将门诊、医技、病房各功能科室有机联系,使各科室位置一目了然外,还能把内部景观、交通、候诊、分层、挂号收费、超市、商务中心等公共活动实现完美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景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主要医疗区利用“S”形架空廊架沿东侧城市道路展开与主入口广场形成良好的城市街景界面,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建立门诊与病房的交通联系。

资源共享的住院楼
      “梭形”医院街与 S 形架空连廊均连接住院病房楼,实现了联系便捷。病房楼一至四层为矩形,五至十四层前后交错、共享中间交通核,因此在平面布局上采用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一期共设置病床800 张。
      * 护理单元设计

每层为两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 45 床,所有病房均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护士站居中布置,护理路线短捷,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两个医生办公区既相对分离又联系紧密,为同一科室两个病区的医护交流及管理带来方便。完善的医疗附属用房,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 交通核的设计
      住院楼的交通核,由 9 部医梯、两部医生专用电梯及两部专用提升机组成,患者交通核与医生交通核分开设置,解决医患人流交叉问题。交通核均有直接的通风采光条件。
      * 手术部设计
       随着手术室、ICU 规模的日益扩大,与相关科室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过去病理、血库主要在门诊楼设置,远离病房及手术室、ICU,而手术室、ICU 在工作过程中,又特别需要病检、血库的快速诊断的技术支持,因此设计中将病理、库在手术室、ICU 附近布置,同时还可减少洁净物品传递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灵活的辅助办公区
      将原保留办公楼、教学楼统一成办公科研功能区,基地南侧保留建筑可为医院的办公科研教学预留空间,实现灵活性,同时深圳大学各方面的综合资源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院内生活、后勤保障系统位于病房楼北侧,在满足主导风向要求的同时,将能源中心靠近主医疗区,以节省管道及投资。

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

医院用地西侧的西丽高尔夫球场及南侧的滨河绿地形成了医院周围重要的绿化景观,天然地为住院患者创造了良好的视野,推窗见绿,给患者带来愉悦心情。医院院区内利用树木、灌木和草地为部分硬质地面和不透水路面提供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防止休闲环境过热,提高室外微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吸滞道路尘土,隔离城市道路噪音污染,降低入口处风速,为建筑入口创造较好的小环境。“梭形医院街”的设置解决了门诊交通空间的通风采光要求,使患者和医生有一个舒适的诊疗环境。局部设屋顶花园,种植绿色植物,组织休闲空间,弥补用地紧张带来的地面绿化不足,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休闲场所。
      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 总体采用分散布置
      不同功能的出入口采用分散布置模式,结合医院建筑功能布局及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分散布局出入口,通过分散入口的规划措施,使人流、车流在基地周围就实现分流,大大减少基地内部的交通压力。

医院主入口放在基地东侧,单独设急诊急救和儿科入口,北侧设后勤及污物出入口。医院出入口采用地上地下交通相结合的方式,从基地外围疏散入口处实现人车分流。
      由出入口分流出多条流线,既清晰分明,又互补交叉。具体流线包括:由医院主出入口通过东侧广场急诊探视入口进入一层急诊急救大厅的急救急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进入门诊大厅的门诊流线;在东侧入口通过探视广场进入的探视线;由后勤供应入口从基地西北侧进入的供应流线;在门诊医技楼西南侧单独设感染科出入口的感染科流线。
      * 内部交通组织高效为主
      院区内部道路系统环绕建筑布置,既分隔各功能区,又构成相互间的地面地下交通联系,结合消防环行通道由各出入口疏散,与医院外部城市交通道路系统相连接。

同时,充分考虑院内交通系统与城市公交系统的无缝接轨的可能性,通过优化设计最终实现了区内人车的合理分流——外来就医的社会车辆、内部医护人员办公车辆主要通过各个地下出入口分流进入地下停车场;地面车辆围绕院区外围的环形车道
作为疏散车道,用于救护、消防车辆及特殊情况下机动车疏散使用;主要的地面空间留给医护人员、行政办公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使用。
      * 地下停车系统
      医院地下室面积约 30000平方米,病房楼设 2 层地下室,门诊部为 1 层地下室,除人防设备用房外,其余皆为地下停车库,设停车位为 660 个。在内部交通管理上,引入停车场管理和智能化引导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安全方便的交通等候体系。在基地之外,结合城市道路设出租车专用停车区,方便患者使用,并利用港湾式设公交车站点,
给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换乘空间。
      结语
      该项目秉承“以人为本”的目标,力求在限额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资金比例,打造一个“绿色”“、低碳”、“人性化”、“数字化”的医院环境。


贾敬龙 王岗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