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癌医中心医院

朱那新 来源:朱那新  2020-05-08

      引言: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癌医中心医院位于台湾大学医院公馆院区,设计团队运用宽广的弧线来整合基地上的各栋建筑,与邻地界定出友善的间隔。通过适度的自然光线与开阔的室内空间,提供有别于一般医院急促不安的就医体验,营造有温度的自然氛围。将永续、乐活、社会联结与全人照护的理念具体落实于建筑空间中。


方案形成过程
      *医院的目标地位——提供高质量、全方位人性化的尖端癌症医疗照护
      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癌医中心医院设立的目标,在于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癌症医学中心,与台大东校区的辐射科学暨质子治疗中心(简称“辐质中心”)及生医工程馆,串联形成生医研究轴,开启全新的产学合作模式,鼓励跨领域的研究交流。针对华人各种常见的癌症,从癌症的预防、诊断到治疗,皆有能力提供完整与高品质的服务。透过公益捐赠的开放平台、分享服务的精神,成为癌症研究的交流园地与癌症尖端治疗的主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完整建设跨领域的世界级抗癌医学基地。
      *主创团队思路——结合研究与临床医疗,迈向华人癌症医学治疗的新里程碑
      在建筑设计具体的执行策略上,以“全人照护”的设计理念,提供病患与医护人员同样的尊重,藉由良好与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间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品质;结合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上,塑造鼓励研究人员与与临床服务合二为一的便利环境,为台湾的医疗环境开创崭新的未来。
匠心设计
      *疗愈环境的塑造
      有别于一般医院建筑,设计团队提供的是一个整体而和谐的疗愈环境,体现在视觉、嗅觉、听觉整体感官的碰触等。视觉:院区环境空间层次安排,高低错落的植物,色彩丰富的花叶,尝试达到整体视觉上美感的营造。嗅觉:强调人本环境的基本营造观念上,透过将特殊植物的叶清、花香等特性,配置于与人群接触或最直接、或最频繁、或可缔造惊喜的空间,以气味伴随感官的体验,增添环境舒适怡人的氛围。听觉:地景环境中以植物自然诱引的鸟叫虫鸣为声音营造的基调外,在户外空间适宜的地点播放音乐,借旋律伴随人的行进与停留,产生整体身心的乐章共鸣。不刻意夸张造作的和谐环境,使医患都能获得心情的平静与放松。
     


      *希望光塔
      为了能将光线引入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特别设计了挑高四层楼的室内中庭“希望光塔”,结合植物叶脉的意象,以结构框架为枝,网点玻璃为叶,将柔和的自然光线由屋顶花园透过天窗引入位于地下的影像检验与放射线治疗空间。一方面可引领访客由一楼入口大厅来到地下室各科室的入口,另一方面对于来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患及其家属,借由光塔所塑造的静谧空间,更象征着一种可被信赖的希望。
      *翠微生活街
      翠微生活街为癌症医院主要联系动线骨干,弧形的三层楼挑高空间设计,串联着主要门诊与医疗空间,配合座位区的设置,亦可作为门诊候诊区的延伸空间使用。藉序列式天窗引入自然采光,与室内公共艺术相互映衬,让建筑物室内外景观连成一气,故取名翠微,取其苍绿色之意象。室内植栽巧妙安排的屋顶遮光罩,除让室内空间充满柔和的光线与绿意外,更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上遮阳与节能的要求。

    


      *人本环境
      为提供服务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门诊中心,藉由高品质的门诊服务,让患者即便不住院,一样能够享受良好的医疗照护,解决以往癌症病房一位难求的窘境。因此,在一楼门诊空间的规划上,为避免繁复的检查与疗程让病患及家属在庞大医院空间中感到迷茫,而对各科室空间动线进行有效梳理,提升门诊服务的整合性与病患满意度,并特别规划了个案管理师的工作与咨询空间。
诊间规划上,强调诊间模组的使用弹性与病情咨询、多科会诊的便利性。由于癌医中心在未来希望门诊能为患者提供主要的照护,因此诊间的设计上须能兼顾病患与家属的舒适度与医护人员医疗作业的效率。
      候诊空间将候诊动线的距离以节点做间隔,导入引导指标设计与辅助照明系统,并结合室外优美的景观绿地,突破室内候诊空间的封闭性,提供具有层次性的视觉感受,让就诊者能享有舒坦的等候时光。
      *安全、舒适、人性化的住院病房设计
      住院病房采叶片型设计的平面配置,南北向设置,合理配置与缩短医护人员的动线,避开东西向的日晒及巧妙隐蔽不良景观。同时病房楼层规划没有过度分科,因此患者不必因阶段性治疗方法的改变而需要更换病房,以减少患者的不便,增进了病床的有效利用。
在病房管理分区上,各标准楼层均规划两个护理站以有效为病患提供服务,在视觉设计上,各区病房的室内装修配合护理站的主体颜色而规划,形成强而有力的视觉辨识系统。在病房公共空间的配置上,各病房层设置有多个阳光室与中央的空中疗愈花园,让病患与家属有较多的活动空间。另外设有多间咨商室,为医护人员与病患及家属提供交流的空间。病房的主要走道采三角形配置,可有效缩短医护人员步行的距离,减少医护人员体能消耗,继而形成独特的病房平面设计,提供更有效率的医疗服务。
为照顾医护人员工作空间的品质,在医疗空间的规划上,设计了充足的收纳空间与明确的动线分区,让仪器、设备皆有定位,以保证各项作业程序能更流畅。同时在各科内部配置充足的医护人员更衣、休息的空间与内部走道,提供更人性化与便利的工作环境。
      *时序有感的医疗空间
      每间加护病房均有对外天窗,引入自然光线,感受天气变化。日夜晨昏,病患于昏沉与清醒交替之际,自然感觉时序。如此可协助病患与医护人员对时序有感的ICU,可减少幽闭囚禁的无助感。同时,外科手术室外的休息长廊,配置对外天窗,正对树冠,藉由充足的采光与良好的设施规划,期望能让压力与体力负荷繁重的医护人员,享有舒适的喘息空间,进而保障病患获得良好的手术质量。

   


       *Mock-Up设计原型模拟与创新
      不同于一般医院的设计过程,台大癌医在设计阶段即透过实体模拟(Mock-Up)的方式,与医护人员讨论医疗空间的规划。执行台湾首次的重点医疗空间的全尺寸实体模拟展示计画,以集思广义,作为设计检讨的参考。通过对于医用空间的记录、2D模拟、1:1模型建构、至虚拟实境呈现,与医护人员、社工、家属及病友团体逐步进行互动与对话;提供直观的空间尺度感,以取得不同行为模式与需求,再借由设计巧妙转换议题,为医院各区域空间全方位定义。
      *公共社交休憩空间
      除了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愈环境外,在各楼层设置交流休憩的公共空间,分别为以动态社交活动为主的大阳光室,提供娱乐、休闲、资讯、会客、卫教等多功能弹性运用空间;以个人静态活动为主的小阳光室,提供休息、阅读、谈话等私密需求。
规划良好的医护人员休息空间除了可舒缓工作上的压力,同时也是工作人员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以病房层规划为例,在空中疗愈花园旁规划医护人员的值班与休息室,除了作为病房每日会议的场所与用餐空间外,藉由充足的采光与良好的设施规划,让医护人员更乐意使用这个空间,增加彼此之间的互动的机会。
除了疗愈花园外,本案也利用南、北栋的建筑物量体退缩部分,另外塑造了几个不同主题的空中花园,供医院员工与研究人员使用。同时,主要公共空间均设有“公共艺术计划”,以不同的视角诠释医疗空间的公共艺术设置,借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隐喻医患之间和谐关系的搭建,相互信任与托付,重视彼此感受和需求,唤醒深层对话,发挥艺术疗愈力。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