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前瞻性的

医院建设导向期刊

期刊

邮局订阅 82-607(邮发代号)

订阅,孔浩 01081138756

订 阅投 稿

240元 / 年(全年12期)

《论文重合率自检》

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初探

许红星 张丽成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06-23

医院后勤管理是保障医院运行的基础性工作,要服务于建设现代医院制度的总体目标任务,并采用适合医院发展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采用了后勤社会化专业管理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充分发挥社会化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服务于患者。医院后勤社会化专业管理是提升后勤管理水平、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大型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专业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后勤社会化专业管理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与国家政策的引导分不开的。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到:“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行业,有利于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创造动力”;2017年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健全后勤管理制度……探索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模式,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鲜明的政策导向,为医院后勤社会化蓬勃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医院后勤业务繁多,后勤各部门既有独立的工作范围,又有各种业务交集,建立大后勤平台统一协调,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大型公立医院通常新建的院区面积大、设备系统复杂、后勤运行管理要求极高,凭借医院现有的人员和技术力量,根本无法满足新院的运行要求,如果医院自行招聘管理人员,还存在用工风险高、用工成本大、实际服务效果差、服务效率低等实际难点问题。
基于以上因素,实施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公司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实行一体化物业管理能使医护人员更加专注于医疗,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使后勤管理管、干分离,提高管理效率;使设施设备在科学的保养维护下延长使用寿命、资产保值增值;使设施设备规范、安全、低成本运行;使医院后勤无临时用工风险,劳动用工风险降至最低。

二、结合医院实际,依规按程序实现医院后勤社会化
医院做出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决策后,就要按一定的步骤、流程来推进,使医院在实现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并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得起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和审计。
首先,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经营环境,认真分析、研究医院的实际情况,确定与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后勤服务目标,然后依据目标定位,确定服务能力相匹配的物业公司群体。
其次,对物业公司资质、社会影响力、品牌效应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对比后,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大型综合医院项目经验的物业公司,之后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考察,并编制考察报告。实地考察,主要从管理理念、服务规范、技术能力、托管医院规模、服务费用等多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考察物业公司是否具有管理理念超前、服务规范化、技术专业化、性价比高、服务经验丰富等特点。
再次,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是医院改变管理模式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费用较大的经济活动,必须按照规定程序研究、请示。院长办公会、党委会集体研究考察报告、论证报告报后提交职代会审议,最后报主管部门批复。
最后,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得到主管部门同意批复后,应严格按照财政招标程序进行招标,签订服务合同。服务合同内容应包含:环境清洁保洁、工程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与日常维修、公共秩序维护、中央物流运送、导诊、电梯司乘、禁烟管理等服务。服务合同内容要与招投标文件相符。服务合同内容还应包含详细的服务标准、考核办法、岗位分布及价格清单。服务合同期限最好定为三年,有利于服务单位的稳定及服务单位基础设备的投入。另外,服务合同的草稿须经律师审定后方可签署,防止合同中出现与法律法规相悖的重大缺陷。 

三、引进后勤社会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医院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选择与医院发展相匹配、性价比高的物业
要根据医院自身实际需求综合评估,选择性价比最高,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后勤物业公司,用合理的费用购买到满足自身需求的高标准服务。
(二)开展论证、招标等程序,并保留完整资料 
后勤社会化服务的费用是医院一项较大的经济支出,必定要接受职能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因此医院实现后勤社会化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推进,汇总保存完整的论证、研究、请示、招标等资料便于后期审计检查。 
(三)初期宜引进有服务经验的物业公司整体托管 
    医院由一家物业公司整体托管,便于后勤的统一管理,避免两家物业出现责任推诿现象,造成整体服务质量降低。
(四)托管服务的良好运行是基础 
    医院后勤整体托管服务的良好运行是后勤保障支持系统的命脉,是医疗服务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础;人防、技防、物防,是医院人财物安全的保障;良好的保洁服务可以提高整体医疗环境质量;辅医可以为就诊人员保驾护航,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五)管理考核要同步
合同内容应包含服务范围、服务标准、考核奖惩办法,使服务质量的监管、考核具有操作性;医院要提前成立物业服务质量监管领导机构,提前培训、培养合格的医院后勤服务质量考核管理人员,使之准确地掌握服务范围、服务标准、考核办法,精准监督考核,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考核宜采用日常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部门考核和全员考核相结合、本单位考核与第三方考核相结合等方式以保证服务质量达标。例如,物业服务质量监管领导组可定期研究当月的物业服务费用,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及时结算服务费用,为后勤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良性运行做好保障。


相关文章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欢迎注册

* 邮箱

* 手机

* 密码

* 确认密码

* 注册类型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陆

恭喜您

注册成功

 

 

 

 

开始浏览

欢迎登陆

邮箱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自动登陆忘记密码?

登 陆

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开始浏览

密码找回

 

请输入您注册时填写的

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

*手机

 

提 交

返回上级页面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