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 2030”列入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小康离不开人民健康。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健康水平不断上升,医疗设施成为城镇乡村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大众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健康产业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内涵上都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
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设施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 99.9万家,其中医院 3.3 万家,内含公立医院 12000 家,民营医院 21000 家。有关部门测算未来 5 年预计新增床位 150 万张,需要投资几百亿元,可见建设规模与数量是非常大的。
我国医院建设正进入发展的关键期,医疗卫生需求持续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无论硬件与软件建设都在开展多方位、不同层次的探索与实践。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挖掘潜力,拓展能力,合理配置,积极筹措,多方融合社会各类资本、整合资源,加快体系建设,完善与提升机构水平,力求改善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但是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提高之处。
加强医院前期策划,提升规划的科学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医院建设速度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但相对而言,医疗设施项目无论在策划、规划、设计乃至施工建设、安装调试周期甚至决策过程都仍然属较快节奏,容易造成疏漏,最终影响医院建设效果。下面罗列几种情况:
01.在规模内容尚不确定情况下即开工兴建
有些项目为了争取时间赢得速度,在功能规模尚不确定的情况下仓促动工建设,留下后续工程频繁修改变更的后患,不仅使建设速度与预期相悖,质量也难得到保证。
02.既有医院用地的高强度开发
一些城市医院位于城内人口密集区,院区占地有限,面对日益繁重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有限的院区用地范围内,见缝插针,尽量多建。一些医院的容积率为 3~5。开发强度过高,很难形成良好的医疗环境。
例如,某医院用地面积仅为 1 万多平方米,床位数为 1200 张,建筑面积 16 万平方米。床均用地面积偏小,容积率偏大。
03.新建医院的合理选址与科学策划
一些新建医疗设施包括超大型设施如医疗城、医疗园与其所在地区的开发进度不同步,新建项目与其所在地区的配套设施、交通条件衔接不紧密,建成后地区人口密集程度低于预期,因此出现医疗设施远离就医人群的现象,影响医院的效益,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
04.医疗城、医疗中心大量出现
全国各地的医疗中心、医疗城有数百家之多,即便同一城市也有同时筹建 2~3 家的情况,同台竞争,运营效益、资源利用风险巨大。
综上所述,无论新建或改扩建,科学决策、合理规划非常重要。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合理控制功能规模,确定合适的容积率,为日后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提供基本的物理条件。对新医院的建设,也要依据城市发展规模、医院近远期的医疗服务发展需求做出科学预测,制定近远期发展规划,做好总体规划,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留出适宜的未来发展的弹性空间。
图文节选自本刊2019年11期
作者:黄锡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图来源: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恭喜您
注册成功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