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人民医院项目位于河南省邓州市湍河北岸,灵山路以北,北京大道以东,北侧与东侧道路为规划路。此次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21135㎡,现状用地地势平坦、空旷,所处地理环境优越,周边交通便利,四周景观皆有较好的绿化。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以“山水庭院、生命之环”为设计主题,着重考虑患者就医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为其提供更安全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建筑环境与空间。项目包括门诊、急诊、医技、综合办公、生活设施及后勤保障等功能用地及预留发展用地。
现代简洁的造型设计
在造型设计上,力图打造一个具有标志性形象的医疗综合体。首先,造型设计以简洁的功能体量进行堆叠组合——在延展性的裙房平台上,伫立若干简洁的建筑主体,形成醒目的建筑标志。其次,在整体建筑氛围上,旨在以一个现代简洁的建筑轮廓予以整体控制,同时在立面主要元素的尺度设计上,以经典舒适的分隔尺度体现典雅经久的视觉感受。再次,建筑主体,采用相似基础的立面元素予以协调统一,在尺度选择上中正和谐,予人亲和的心理感受。最后,在医院和各科室主入口处,设置了引导性和标志性明确的导医牌,提示空间的到达性和延伸性。
集约化和功能空间核心化的布局
将复杂功能建筑体以集约化和功能空间核心化的策略来进行有效的梳理,其目的是营造一个流线清晰、功能组合简洁高效的综合建筑体。医院功能分区包括诊疗区、行政办公区、康复区、科研区等。
医研的高效结合是本项目在考量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所以在医院的布局中,将医疗主体功能区块设置在基地的西南侧。医疗功能区块和行政办公区将共同构成完整的南向城市立面,老年人康复中心与残疾人康复中心设置在基地的西侧,与大面积广场绿化相结合,共同打造绿色健康的院区环境。
医疗主体区块由公共集约空间——医疗街进行高效的组织。自南向北,分别为门急诊区、门诊区、医疗街以及住院部。医疗街南侧及东侧为门诊区,急诊急救中心相对独立设置。医技区块与门诊区块完全平行设置,体现高效的结合。
多位一体交通体系
医院设置始终把以人为本摆在建设首位,注重构建多位一体交通体系。医院分流方式利用时间分流、立交分流和平面组织分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并实现无障碍设计。
主体医疗流线组织,门诊流线通过医疗街的组织和一次分流;候诊区的二次分流,使人群到达诊室;医技分为3层,采用严格的清污分区。
在交通组织设计中,秉承人车分流、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的主旨,使医院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密切,高效。
主要包括四类交通流线:第一类为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来访人员;第二类为医务人员、医师、护士、职工和培训人员;第三类为食物、药品、器械及燃料;第四类为垃圾、污物、污水及尸体。
首先,在流线设计时非常注重医患分流,诊室设置了专门的医生通道,病房楼的护理单元也有专门的医生通道、医生护士区、医疗电梯等。其次,有明晰的洁污分流。手术室、病房楼等都设置了专门的洁梯和污物电梯。地下室也有专门的污物通道,直接联通污物打包间、污物处理间、太平间等,并且有专门的污车停车场,通过基地西侧直接运出。清洁货物则从基地北侧进入,洁污完全分流。
景观设计营造出“三境”
设计方案以绿色医院、生态建筑设计为目标,力求为医患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环境。在医院中心围合成大型绿化庭院,所有的功能用房对着中心庭院都有很好的视野,并通过下层庭院为地下室形成采光,形成立体绿化。下沉庭院将景观和水系引入地下一层的商业街,休闲和餐饮功能都面向下沉庭院景观。充分发挥绿地效益,结合用地条件,营造出“三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小庭院景观设置以简单朴素为主,通过建筑及广场,道路与绿地、小品的有机结合,贯穿整个建筑体块之间,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
点击加关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杂志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4023519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恭喜您
注册成功
登陆成功
即刻开始浏览
密码重置邮件
已经成功发送